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文件解读
《朝阳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2-05-20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牵引,以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文化特色发展,强化文化铸魂、数字赋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实施文化旅游重点工程,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文旅+”“+文旅”生动局面,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朝阳主导产业。

(二)发展目标

以打造京沈都市文化旅游带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和红色文化等优势资源产业转化工程,推动文旅业态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培育壮大重点文旅企业100家,每个县(市)区培育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家;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100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1个;实施年均投资1000万元以上文旅项目12个,文旅年投资强度位居全省前列,文化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重点任务

充分利用朝阳稀缺性、独占性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逐步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围绕区域发展推动项目转化

1.推进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和研学基地建设。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遗”进程,提升红山文化的市场品牌价值。一是推动辽宁内蒙古两省(区)、朝阳和赤峰两市建立联合“申遗”工作机制,共同争取红山文化遗址早日列入“申遗”第一梯队。二是开展牛河梁遗址保护规划修编工作。三是打造红山文化研学基地,实施牛河梁遗址安防二期工程、牛河梁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和数字化展示项目。四是向省文旅厅争取将我市出土的红山文物移交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收藏展示,提升遗址博物馆展览水平。五是以“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契机,借助国家级考古机构和高校力量,加大考古发掘和研究力度,深入提炼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2.推动朝阳古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朝阳南北塔、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佑顺寺、关帝庙等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餐饮、创意街区等业态,打造朝阳古城区旅游产业消费集聚区。组织编制《朝阳古城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将朝阳古城区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域规划,一体规划,通盘设计,推进古城区文旅产业发展,助推双塔区文化兴区战略。重点建设“五个展示区”,一是建设以朝阳北塔、南塔、东塔遗址为核心的朝阳古塔展示区。二是建设以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为核心的三燕文化展示区。三是建设以佑顺寺、关帝庙、城隍庙为核心的佛道古建筑展示区。四是建设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展示区。实施朝阳博物馆现馆改造工程,依托南塔广场,建设非遗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打造集非遗保护传承、展示展演展销和文艺创作演出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业态。五是建设以慕容街、南北大街、南塔地下商业街为核心的消费聚集区。

3.推动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5A级景区建设。加快地质公园建设,完善展陈形式,提升建设水平,使之成为国内化石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研学旅游目的地。一是按照5A标准调整鸟化石公园景区建设规划,推动公园提质升级。二是实施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展示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按照5A级标准提升、完善公园的基础设施。

4.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利用优势革命文物资源,重点建设3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名片。一是实施赵尚志故居展陈提升工程,规划建设赵尚志红色文化4A级景区。二是实施台吉万人坑遗址保护、利用系列工程,助推台吉万人坑遗址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实施朝阳寺修缮展陈工程,推动朝阳寺——辽西农村第一党支部旧址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朝阳段)建设。开展长城资源调查,2022年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朝阳段)保护规划》编制,加强长城项目建设,擦亮长城文化名片。一是完成北票马家营明长城2段及附属设施修缮工程。二是实施北票市南八家至大黑山长城骑行路建设项目。三是实施北票马家营明长城3段及附墙修缮项目。

6.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非遗保护为核心、建设优质文化生态为目标,启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打造国字号地域文化生态名片,填补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空白。依托非遗项目,建设非遗产品集聚的非遗小镇,推动非遗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二依托优秀传统民俗项目,培育一批民俗文化村,推动发展民宿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二)围绕融合发展创新文旅业态

创新平台和手段,促进文旅与多种业态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发展旅游新业态,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壮大市场主体。

7.旅游+数字,加快智慧文旅建设。开发上线“一部手机游朝阳”小程序,逐步构建全域全息文旅数据中心和行业监管、综合服务、数据分析、宣传营销四个平台。实施牛河梁数字化展陈、化石公园数字化景区和朝阳博物馆、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智慧景区示范项目,5年内实现4A级景区智慧全覆盖。

8.旅游+乡村,发展农文旅新业态。借鉴“大黑山+西仓村”“浴龙谷+小营村”获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成功经验,推进农文旅业态融合发展。一是结合乡村旅游重点村、传统村落、特色民族村寨等农村资源和乡土文化,建设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核心内容的休闲农业、认养农业项目,推动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农文旅融合项目1-2个,新增A级景区5家、乡村旅游民宿12个、农家乐12家。二是打造四季旅游节庆品牌。依托全市优势资源,以四季旅游为主题,错季错时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形成朝阳文旅四季旅游节庆品牌。

9.旅游+康养,发展休闲度假产业。一是推动北票大黑山景区与山下温泉资源相结合,打造休闲康养度假区,启动申报5A级景区。二是推动喀左浴龙谷继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是推动凌源热水汤与激情冰雪、医疗康养、农业观光、花卉种植和凌源皮影等知名产业融合开发,启动4A级景区创建工作。四是依托凤凰山4A级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基础,打造康养休闲度假区。五是推动朝阳县海温泉康养度假区项目包装工作,打造国际品质温泉康养、医养项目。

10.旅游+文物,打造“博物馆城”。建设朝阳“博物馆城”,利用博物馆资源,和文化景区相结合,打造博物馆研学游品牌。推动凌源市博物馆、喀左县博物馆新馆建设,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逐步形成以大型历史博物馆为龙头,县域博物馆为两翼,专题博物馆为特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特色文化的博物馆框架体系。到“十四五”末,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增1家非国有博物馆。

11.旅游+文体,打造演艺运动品牌。一是打造景区特色演艺品牌。以4A级景区为重点,利用文化馆站、艺术院团、非遗传承人等资源,创作适合景区特点的演艺作品,培育演艺队伍,推出特色演艺项目。2022年,重点支持国家级非遗项目喀左天成观庙会之“英雄会”展演入驻浴龙谷景区,组织编排《蒙古民俗》系列演艺作品入驻景区景点。二是每年举办朝阳市万人徒步走、龙舟大赛、凤凰山山地车挑战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把朝阳龙舟大赛和凤凰山挑战赛办成省级赛事及全国性赛事活动。每年承办省级以上体育比赛2-4项,不断推介朝阳、宣传朝阳。

(三)围绕宣传营销推动朝阳融入京津冀

通过“双推双引”,即“推形象、推商品,引游客、引企业”,把朝阳打造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居民休闲旅游康养的“后花园”。

12.整合力量联动推介。一是政府引导,加大投入,市县联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启动高铁宣传、新媒体宣传和区域宣传。在北京朝阳站和辽宁朝阳站区间重点车体,投放广告,全力宣传提升朝阳文化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二是整合企业资源,打包推介。由市旅游协会推选全市100家景区、旅行社、餐饮、宾馆、商品等企业,针对不同客源市场需求,整合打造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地接产品,向京津冀地区推广。

13.优化产品开拓市场。一是紧盯市场需求,突出朝阳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县市有点、以点带面、以面汇聚、全域整合”的旅游精品路线,向外推介。重点培育历史文化游、乡村风情游、红色文化游、亲子研学游、温泉康养游线路。根据不同时长,不同主题,不同场域,优化一日游、多日游线路15条;打造“微旅行”打卡景点15个。同时,形成5条跨区域线路,把重点景区接入京津冀和周边地区旅游线路。二是积极与北京、沈阳、大连等重要市场有效对接,向域外推广朝阳旅游“后备箱”商品。继续推动电商产业联盟建设,加强与域外电商平台合作,自主研发销售系统,借助抖音、快手等知名平台直播带货,多层次多点位向外推介商品。推出系列特色名优产品“进景区、进电商、进商场、进超市”,计划到2022年末,基本实现全市4A级景区全覆盖,有销售场所的3A级及以下景区逐步进驻。

14.创新营销引客入朝。一是开拓京津冀旅游客源市场。五家景区自愿联合,每家拿出200万门票,总计1000万元,携手开发北京客源市场,组织游客来朝阳旅游。二是开展区域协同发展。与北京朝阳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秦皇岛、承德,内蒙赤峰地区建立区域旅游市场合作开发协议,联合发行区域旅游“一卡通”,实现互融互换。重点和承德、赤峰实现对接连通。同时,创新我市旅游“一卡通”,激活本土旅游市场。

15.专班推进招商选资。市县要成立招商选资专班,面向全国,瞄准京津冀,采取点对点、网上网下、以商招商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精准对接国内经营状况良好的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主体和国内文旅开发领域龙头企业,争取将资本、景区管理和人才同步引入,保证景区建设的系统性、专业性、长久性。2022年,每个县(市)区必保完成1个招商落地500万元以上项目。

(四)围绕补齐短板强化文旅基础建设

针对旅游产品质量不高,龙头作用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短板,谋划推动系统性、结构性项目发展。

16.提升旅游产品价值和质量。深挖朝阳文化资源,加大“四大文化”研究力度,充分阐释朝阳地域文化的内涵、价值和魅力,提升朝阳文化资源在学术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依托国家、省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适时举办牛河梁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化石文化、红色文化论坛。深度挖掘长城历史人文价值,推进辽宁燕秦——汉长城文化艺术作品创作项目、《辽西古战场传说》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提升朝阳长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用文化研究成果提升朝阳旅游市场形象和产品价值。

17.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依托我市核心文化资源,逐步建立市级重点项目为龙头,县(市)区文旅项目为支撑的文旅产业体系。市本级主要推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朝阳古城区文旅产业发展和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三个重点项目,培育旅游旗舰产品,树立朝阳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各县(市)区也要谋划、实施本地区重点文旅项目,构建全市既有顶天立地项目,又有铺天盖地项目的系统性、结构性发展格局。市县(区)联动、部门协同,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18.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是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融合,集中发改、土地、水利、交通、林业、金融等部门资源、政策,形成合力,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提升A级景区、乡村旅游的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水冲厕所等基础设施。二是加快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旅游景区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金融、垃圾处理、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水平。三是各县(市)区要在主要旅游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景区打造一批风景道工程,规划建设一批自驾游营地。四是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市建设体育公园6个、全民健身中心2个。2022年重点实施燕都新区体育公园和凌河两岸健身步道项目建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