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政策解读>解读
《朝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3-04-24

一、背景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辽政发〔202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二、目标任务

2025年近期目标: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左右,接近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为助力和服务朝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积极贡献。

2035年远景目标: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左右。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达到新高度,为朝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三、主要内容

(一)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一是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二是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三是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五是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二)科学素质建设重点工程

一是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普在服务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公众科学传播工程,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朝阳建设。

三是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立政府引导、投入多元的科普设施建设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四是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

四、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科学素质规划纲要协调机制,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督促检查。有关部门要将本规划纲要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规划和计划,履行工作职责。各县(市)区政府要负责领导当地的科学素质规划纲要实施工作,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地区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市县两级政府按照规定安排经费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资助科普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落实本规划纲要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大力宣传工作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解读人: 陈  璇

解读电话:2806136

解读单位:朝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