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商务、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教育局、邮政主管部门:
落实《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3〕401号)和《省商务厅等13部门关于印发<全省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的通知》(辽商零售〔2023〕101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市商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朝阳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总体方案及各生活圈子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朝阳市商务局 朝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朝阳市民政局 朝阳市财政局
朝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朝阳市自然资源局
朝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朝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朝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朝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朝阳市教育局 朝阳市邮政管理局
2023年11月22日
附件:
全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3〕401号)和《省商务厅等13部门关于印发<全省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的通知》(辽商零售〔2023〕101号)有关要求,全面推进我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特编制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思路,推动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圈”,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优先满足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需求,发挥便民生活圈便民利民惠民的重要作用,不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遵循市场规律,结合我市实际,不搞“一刀切”,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推动设施配套化、服务多元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体验。
坚持科学布局。推动商业设施与公共设施联动,业态发展与居民需求匹配,提倡盘活存量设施资源,提高设施使用效率,推进“一点多用、一店多能”,避免大拆大建。
坚持守正创新。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在提升实体商业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业态和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即期消费,激发潜在消费。
三、主要目标
一是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社区商业网点发展与社区人口规模更加匹配,社区商业业态配置更加合理,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居民就近消费的基本生活需要,全面提升社区商业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居民满意度达到92%以上。
二是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社区商业设施配置和服务供给更加规范,管理运营更加专业精细,安全放心、舒心便捷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到2024年9月底,便民生活圈总数力争达到30个,品质型提升型生活圈数11个;到2025年9月底,便民生活圈总数力争达到36个,品质型提升型生活圈数18个,形成布局合理、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的城市便民生活圈 (附件2)。
四、重点任务
我市现有城镇社区208个,其中:北票市37个、凌源市40个、朝阳县3个、建平县27个、喀左县14个、双塔区57个、龙城区20个。社区商圈已形成一定规模,各类商业业态超过7万余家,其中:各类超市3000余个、社区菜店2000余个、餐饮店20000余个、家电维修点200余个、洗染店200余个、美容美发店800余个、药店1500余个、居民服务、修理等服务业态30000余个、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快件箱组)700余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00余个。虽然我市便民生活圈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全市相关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共同发力,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兼顾社交、文化、休闲、养老、家政、公共服务等功能,按照“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社区商业业态指导性清单目录,“清单化”补齐业态短板。推动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科学布局,商业设施与公共设施联动,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贯通,业态发展与居民需求匹配。围绕人文魅力、生态宜居、智慧治理、适老康养、青年友好、青少年成长“六大场景”,着力打造文化惠民圈、舒适宜居圈、智慧消费圈、康养成长服务圈、运动娱乐圈、教育成长圈和便民服务圈,构建实现和谐舒适、自由便利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打造文化惠民圈。高标准建设朝阳市群众艺术馆(美术馆、非遗馆)、朝阳市公共图书馆、朝阳电视台演播中心等重点文化工程项目。结合市级、片区级公共中心建设,补充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设施。推进城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立足城镇社区群众文化需求,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新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配置文化驿站、城市书房、文化展厅、社区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展览展示馆等设施,培训社区文艺骨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在重大节点和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文艺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居民带来良好的文化体验,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培育发展手工文创店等品质提升类业态,形成街区文化和地方特色。(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打造舒适宜居圈。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社区公共用房不足小区总建筑面积万分之三十以及未规划建设社区公共用房的,应按小区总建筑面积万分之三十计算面积。聚焦打造宜居宜商、韧性包容的社区,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新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原则上按照每百户居民不低于30 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突出口袋公园、生态慢行道、社区绿地、智能回收点等生态宜居类特色设施建设,构建“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社区景观效果。推进智能快递柜和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建设。建设和完善社区级服务站点、物流配送网点等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智慧“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支持物业企业开展生活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健康等领域延伸,提升物业服务企业服务管理水平。探索绘制简洁易懂的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便民生活圈导视图,设置“5分钟”“10分钟”以及“15分钟”三个步行可达圈层,方便居民查看周围不同时间圈层内的设施点位,并通过导航功能一键查询路线。(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打造智慧消费圈。围绕智慧便捷消费,科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促进商文旅融合,拓展社交化、特色化功能。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重点配置无人值守便利店、智能快递柜、自动售货机等智能化设施,打造“线上+线下”“到店+到家”相融合的便民生活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互联网+”与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逐步构建服务便捷、管理精细、设施智能、环境宜居、私密安全的智慧社区。发展“一店一早”,鼓励引导佳惠、商业城、硕果等本地商贸企业推动连锁便利店、超市进社区,确保百姓步行15分钟内能够买到日常生活基本所需物品,鼓励便利店搭载打印复印、代缴代扣、代收代发、家政预约等服务项目,做到“一店多能”;引导鼓励喜多多等头部餐饮单位,完善外卖渠道,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保障居民吃得好、吃得营养卫生。补齐“一菜一修”,指导菜市场多元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探索菜市场+多业态服务模式;规范发展家电维修、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倡导明码标价、平价服务。规范开展社区邻里节、美食节、团购节、家电家居及家政便民服务等促消费活动,繁荣社区消费。支持专业运营主体整合商户资源,通过微信小程序、APP等形式,接入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家政等线上功能,面向居民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发放优惠券、消费券、优惠信息等服务,打造集约式社区商业生态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打造康养成长服务圈。围绕“一老一少”,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毗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养老设施建设,支持社区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增加基层养老设施配置。推进社区设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建设,鼓励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和人工服务,便捷老年人消费。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为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发展居家上门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要。建设一批市级示范老年大学、示范性街道老年学校和示范性社区老年学习中心,基本形成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引导兴隆、万达、万方汇等城市综合商业中心设置母婴设施,配置教育培训、儿童娱乐等业态,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在具备条件的社区依托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展社区托育、校外实践、课后托管、集中看护等未成年人保护关爱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打造运动娱乐圈。建设完成朝阳市体育公园,完善城镇社区体育服务保障,开展社会体育服务行动,保障体育设施用地,新建足球场、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多样化体育场馆。结合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完善基层体育设施,加快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多功能运动场馆、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整合推动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向城镇社区开放,培养壮大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进社区。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和健身知识讲座,推进城镇社区健身工程,打造城市社区“幸福健身圈”。提供时尚化的配套设施与多元化的社区活动,突出桌游馆、咖啡厅、电影院、艺术沙龙、网咖等设施建设,鼓励开展厨艺、书画、艺术、种植、婚恋交友等社区活动,满足青年高品质娱乐需求。(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打造便民生活圈。遴选具有一定影响力、积极参加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社区商户、品牌连锁商户、重点商贸企业等组建便民生活圈商户异业联盟。组织联盟企业在社区举办惠民市集、展示展销、互动体验、公益服务等活动,优化便民服务、开展促销让利。制定便民生活圈商户异业联盟《联盟公约》,通过联盟的形式整合挖掘商户资源,打造诚信经营共同体,畅通社区商业“微循环”。鼓励联盟建立商户信用等级评价机制,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实施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引导商户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推动社区医院建设,进一步建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病早期筛查率和规范化管理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导居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搭建城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推进就业、社会保险、退役军人服务等向基层延伸。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重点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服务。探索利用邻里中心、社区活动室等空间集中为就业困难人群对接低门槛、有保障的社区爱心岗位,服务社区居民。(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市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城市一刻钟便利生活圈建设工作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商务、民政、住建等部门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协调解决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广泛调动各方力量,探索形成长效机制。
(二)争取省市区三级政策保障体系。积极争取《辽宁省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一轮政策举措》有关规定,对在便民生活圈引入符合相关要求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的商业载体向上争取10万-50万元奖励,积极向上争取、参评全国试点城市、省级试点城市,如获得试点城市奖励资金,将对资金进行动态分配,对工作开展突出部门予以奖励倾斜。
(三)实施常态化调度机制。建立“月调度季通报”调度机制,及时掌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展情况,确保行动各项指标任务按期完成。2023年底前,要全面完成部署启动工作,2024年9月底前,要打造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便民生活圈,培育树立一批典型社区和重点企业,2025年9月底前,要完成验收评估,实现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四)开展生活圈分类评估。深入落实全域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市商务局将组织相关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对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有没有”分型表(试行)》(附件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好不好”评价表(试行)》(附件4)、《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意度调查表》(附件5),按照“基础型、提升型、品质型”开展分级分类评估评价,授牌表彰一批便民生活圈。
(五)加大对创建成效的宣传力度。组织区县、街道社区和重点企业代表参观典型生活圈,组织媒体深入便民生活圈开展系列宣传报道,举办典型案例和创建成效的经验推广会议,联合重点商贸企业举办品牌让利、便民集市等服务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生活提质感、增质量,为城市一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1.朝阳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任务分解表
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有没有”分型表(试行)
4.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好不好”评价表(试行)
5.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意度调查表
附件1
朝阳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内设机构
组长: | 谢卫东 | 市人民政府市长 |
副组长: | 王一凡 |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成员: | 薛大新 | 市商务局局长 |
刘敬华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 |
孙平 | 市民政局局长 | |
张树清 | 市财政局局长 | |
魏宏远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 |
陶立新 |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 |
付宗义 |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 |
王永辉 | 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 | |
徐万江 |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 |
巨海燕 | 市教育局局长 | |
于仁礼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 |
何诗川 | 市邮政管理局局长 | |
孙立文 | 北票市人民政府市长 | |
张殿成 | 凌源市人民政府市长 | |
石万田 | 朝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 |
陈景泉 | 建平县人民政府县长 | |
张秀伟 | 喀左县人民政府县长 | |
张爱军 | 双塔区人民政府区长 | |
李大为 | 龙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朝阳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薛大新兼任。办公室具体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事项。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要结合本部门和本地区工作实际,做好相互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附件2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任务分解表
地区 | 2024年9月 | 2025年9月 | ||
生活圈任务数 | 其中:品质型提升型生活圈数任务数 | 生活圈任务数 | 其中:品质型提升型生活圈数任务数 | |
北票市 | 4 | 1 | 4 | 2 |
凌源市 | 4 | 1 | 4 | 2 |
朝阳县 | 2 | 1 | 2 | 1 |
建平县 | 4 | 1 | 4 | 2 |
喀左县 | 4 | 1 | 4 | 2 |
双塔区 | 8 | 4 | 12 | 6 |
龙城区 | 4 | 2 | 6 | 3 |
合计 | 30 | 11 | 36 | 18 |
附件3 |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有没有”分型表(试行) | ||||||||||||||||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 分值 | 评价标准 | 自评得分 | ||||||||||||
基本保障类业态 | 在“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主要有: □便利店 □综合超市 □菜市场(菜店) □生鲜超市 □早餐店 □大众餐饮店(有外卖服务) □主食厨房 □理发店 □洗衣店 □药店 □照相文印店 □五金杂货店 □家政服务点 □修表开锁配钥匙、 □修鞋、 □修家电、 □修自行车电动车、 □裁缝铺、 □修电子产品、 □物业服务点 □再生资源回收点 □邮政快递综合服务场所或智能快件(信包)箱 □移动售卖点(报刊亭等) □自助取水机 □银行网点(含取款机) □无障碍公厕 □儿童小饭桌 □其他: | 60 | 共列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27种基本保障类业态,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确定18种作为必备业态。 达到18项得60分。 不足18项得0分。 | |||||||||||||
品质提升类业态 | 在“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主要有: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含社区养老院、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 □托育机构(含托育点) □儿童娱乐中心 □邻里中心(商业服务中心) □艺术培训点 □特色餐饮店 □茶饮咖啡店 □蛋糕房 □新式书店 □花店 □眼镜店 □文具店 □体育用品店 □服装专卖店 □生活馆 □健身场地 □电影院 □文娱演出场所 □棋牌室 □保健理疗店 □美容美体店 □沐浴店 □住宿酒店 □洗车行 □汽车维修店 □宠物服务店 □社区食堂 □智慧商店 □自助寄存仓 □自动贩卖机 □展览展示馆 □桌游馆 □音乐厅 □手工文创店 □公交卡充值点 □自习室□其他: | 40 | 共列出居民文体娱康等36种品质提升类业态,各地可结合本地、本社区实际,选择引进有关业态。 每具有一个业态得1.5分。 最高不超过40分。 | |||||||||||||
分值总计 | 100 | |||||||||||||||
说明 | 本表把业态“有没有”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初步分型的依据,满分100分,得分≥90分初步划为品质型,80≤得分<90分初步划为提升型,70≤得分<80分初步划为基础型,初步分型后再依据《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好不好”评价表》进行评价确定。 | |||||||||||||||
附件4 | ||||||||||||||||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好不好”评价表(试行) | ||||||||||||||||
序号 | 评价类别 |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 分值 | 评分标准 | 自评 得分 | ||||||||||
1 | 一、 人民 满意 (40分) | 问需于民 |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居民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及建设内容、完成时限等要求。 | 8 | 建立需求清单、项目清单4分,落实相关建设内容4分。 | |||||||||||
2 | 业态满意 | 通过测评,居民认为购物类、餐饮类、生活服务类商业网点齐全、数量充足,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触达方便,消费便利。 | 16 | 1.样本符合要求、满意度达到90%以上得16分;2.样本符合要求、满意度在80%—90%得10分;3.其他情况0分。 | 由市商务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社区居民满意度进行电子问卷调查(依据附件4《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意度调查表》),本着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的原则,从业态、服务等方面测评,出具评价报告和汇总表(样本不少于本生活圈服务人口的10%)。 | |||||||||||
3 | 服务满意 | 通过测评,居民认为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管理规范有序,环境整洁,卫生文明,购物、餐饮、生活服务类商业网点的服务好,居民消费体验舒适,商居和谐,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强。 | 16 | 1.样本符合要求、满意度达到90%以上得16分;2.样本符合要求、满意度在80%—90%得10分;3.其他情况0分。 | ||||||||||||
4 | 二、 服务 体验 (60分) | “一店一早”服务 | 便利店宜叠加便民服务,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适当搭载打印复印、代扣代缴、代收代发、家政预约、洗衣预约等服务项目,做到“一店多能”;早餐店品类丰富、营养卫生,符合当地饮食习惯;提供线上下单、配送到家等即时零售服务。 | 10 | 1.便利店“一店多能”,叠加便民服务7类以上,具有2家以上24小时便利店,得4分;叠加便民服务5类以上,具有1家以上24小时便利店,得2分;其他情况0分。 2.早餐店品类丰富,主食+汤粥类8类以上,得4分;主食+汤粥类5类以上,得2分;其他情况0分。 3.具有配送到家的早餐网点,得1分。 4.具有配送到家的零售网点,得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