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做好人才工作十分关键。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以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必胜、连战连胜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我市共引进来朝就业高校毕业生9313人,数量较2022年和2021年分别增长9.8%和28.7%,是近年来引进人才数量最多的一年,实现人才引进工作的新突破。
“产业聚才,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兑现‘高校毕业生留朝来朝’专项行动实施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一项项宏观政策陆续出台,为高校毕业生来朝就业提供了保障;一条条精细措施逐步落地,让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高校毕业生来朝就业如沐和煦暖阳。日前,一份来自市委组织部的《关于朝阳市2023年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表明:朝阳是一片充满创新活力的沃土,是广大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2023年,我市迎来人才流入小高峰。总体数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域外户籍毕业生来朝就业占比首次超过10%,达到10.3%;高学历人员大幅提升,2023年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毕业生429人,分别比2021年、2022年增加295人、365人;产业聚才效果明显,在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新兴行业就业5556人,占总人数的59.7%,机关事业单位3757人,占40.3%;年轻化趋势凸显,35周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占83.37%,比去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其中25周岁以下的占33.43%。
2023年,辽宁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我市同全省一道,以超常规举措取得了首战首胜。这一年,尽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城市就业难度、压力不断增加,但外界对辽宁预期却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人才向辽宁聚集。我市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持产业聚才、政策引才、环境留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来朝留朝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2023年,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冶金、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呈现良好态势,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居全省第7位。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75个,各类市场主体、建设项目、重大工程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达到8000个。在北票贝泽新材料公司就业的清华大学博士孙其星说:“正是北票油页岩绿色低碳循环利用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让我来到朝阳发展,我一定发挥专业技能助力朝阳经济发展。”不仅如此,孙其星还先后介绍了清华大学博士、硕士、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硕士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围绕油页岩高效提取、固废处理和余热利用、新型绿色低碳建材开发等进行科研攻关。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2.9亿元,税收4000万元。2024年该公司还计划继续招聘技术人才和员工200余人。
企业是人才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市充分激发科技型企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附能力,通过采取“大学院所进园区进企业”、校企合作、“带土移植”等措施,助力企业转型升级。2023年我市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38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雏鹰”“瞪羚”企业34家,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也更加重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金达钛业,记者了解到,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相继出台发放10至40万元不等的安家费、为优秀者分配住房、提供良好科研条件和多种培养方式等优惠政策,引进一大批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目前,企业研发团队已达40余人。
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风向标。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朝阳英才计划”,2023年招录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等3757人,是近10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我市抓住朝阳师专升本之机,2023年引进博士5人、硕士84人,出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生活性补贴和一次性购房补贴等16条政策支持。燕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于斌,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凌钢集团就业。于斌表示,朝阳提供的各项补贴,对刚毕业的我们来说能够缓解很大的生活压力。未来我一定扎根朝阳,为朝阳振兴发展贡献力量。我市还为毕业生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建立人才需求目录,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领域,将524家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1374个岗位需求,精准推送至求职者手中;组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校园招聘907场次,90%以上的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实现人岗对接。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市委坚持环境留才,扎实推动综合窗口改革,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打造城市特色品牌,“龙舟赛”“马拉松比赛”等系列重大活动,极大增强了城市吸引力,提升了高校毕业生来朝就业创业的意愿。截至2023年末,全市市场主体达到31.49万户,总量排名全省第4位,增加16641户,同比增长5.58%。吉林大学毕业的王颖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返乡成立了新发永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先后创立“村姑进城”“十家子”等品牌。如今,王颖的电商公司已吸引46名大学生成为“新农人”,还带动了百余户农户参与农产品生产销售,实现了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