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年-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这段关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介绍,第一次出现在我国义务教育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中,有利于进一步凸显牛河梁红山文化的重要价值,持续提升牛河梁红山文化的知名度。
2024年秋季义务教育教材迎来全面改版,改版后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正式将牛河梁遗址纳入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牛河梁红山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历史价值,将成为全国师生探索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要篇章。
牛河梁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1988年1月13日,牛河梁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点大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等遗址和珍贵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为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实证,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
据了解,2007年,我市专家学者就提出“将牛河梁红山文化融入历史教科书”的倡议,全国政协委员也向全国政协郑重提交了提案。一系列举措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倡议的社会影响力。这一历程跨越了整整17年。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确证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典型代表,把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线又向历史纵深推进了600年。这
一肯定不仅为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也为其能够顺利进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关于红山文化的篇章,通过三段精心撰写的文字与三幅生动形象的图片,勾勒出红山文化的辉煌成就。文字深入探讨了“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这一重大课题,文中配以“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以及“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两幅图片,不仅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更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神秘。
同时图片说明介绍了牛河梁遗址的具体情况。遗址内发现的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等遗迹,反映了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度发达的祭祀礼仪,为后人揭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古代文明世界。
牛河梁遗址被纳入《中国历史》教材,体现了国家对红山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和文化自信。师生们可借助牛河梁红山文化的丰富资源,更加直观、系统地了解这一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与深远影响。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