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今日朝阳
“千年古道诗书之路---2024中国著名作家 辽西走廊文化行”采风活动首站走进辽宁朝阳
发布日期:2024-10-16

重走辽西走廊,探寻“诗书之路”。10月13日至15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香港商报联合主办的“千年古道诗书之路---2024中国著名作家辽西走廊文化行”采风活动在我市开展。王剑冰、阿城、沈卫星、于秋月、温亚军、张陵6位著名作家深入我市,探寻辽西走廊枢纽之城的历史文化底蕴、风土人情特色以及城市焕发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中国著名作家内地采风活动已经相继开展了17年,是中国作协、香港商报会同各地政府打造的对外宣传金牌项目,先后走进广东、广西、云南、湖南、四川、福建、浙江、江苏、山西、山东、黑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写出了众多名篇佳作。今年,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香港商报合作聚焦“辽西走廊”,邀请著名作家深入朝阳等辽西五市进行采风,以文学艺术形式解读辽西走廊,进一步扩大辽西走廊的文化影响力,为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示范地的新时代目标助力。

辽西走廊,自古便是东北地区通往中原的交通要冲,亦是东北亚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的桥梁,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的变迁,孕育了绚烂多彩的文明之花,在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条“民族的走廊”,是一条“诗书之路”。我市是“千年古道诗书之路---2024中国著名作家辽西走廊文化行”采风活动的首站之地。在五彩缤纷的季节里,作家们走进朝阳这座坐落于辽西走廊上的枢纽之城,探访了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凤凰山风景区、朝阳博物馆和北塔博物馆等承载地域文化特色之地,感悟历史的厚重、触碰文化的脉搏。他们一致认为,朝阳不仅是地理位置特殊的枢纽之城、文化厚重的魅力之城,也是未来可期的活力之城。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评委王剑冰动情地说:“朝阳是有诗意的地方,不虚此行。想写的东西太多了,让我思绪万千,如果必须只选择一个地方,那我选择牛河梁。牛河梁率先穿透了我的灵魂,穿透我的灵感,所以我要用我的笔先写那里。如果有时间再来的时候,我一定还要写更多。”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小说家阿城感慨地说:“作为东北人,到了朝阳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厚重的历史文化给人以启示和震撼,这是朝阳的骄傲,也是东北的骄傲,辽西走廊上的枢纽之城名副其实。几天来,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我觉得收获的感受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作为作家,需要认真去梳理、认真去思考,认真去书写,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阳、认识朝阳。”

“城市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整洁干净,市民友好热情、奋进向上。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红色文化‘四大文化’更是让朝阳熠熠生辉。”文学评论家张陵表示,朝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价值,给朝阳这座城市以厚重的积淀、文化的自信和走向未来的力量。这种古老的文明在今天所产生的强大现实力量,也是激励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