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苏州艾塔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在北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新型固态钠离子电池制造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据悉,该项目规划占地200亩,分三期建设12GWh电芯以及12GWh集成PACK智能制造产品。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显著提升我市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还将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
当下,我市正紧抓国、省政策和市场机遇,抢占新兴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而像上述这种刚刚签约落地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2024年,我国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那么,何为新型储能?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过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过程。目前我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装机占比、年发电量等均位居全省第一位。伴随着新能源体量的不断增大,我市新型储能产业则必将应运起势,利用其储能技术发挥电源的调节性等优势,可有效提高电网对风光电消纳能力。
锚定“着力建设重要的清洁能源供给地”战略目标,按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并重思路,我市以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加大加快招引新型储能产业项目发展建设。
为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副市级干部牵头包保、市县主要领导担任“施工队长”、22个工作专班重点推进,确保储能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见效。在多重政策利好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加持下,眼下,一大批代表各种技术路线的新型储能项目、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接连在全市各县(市)区落地生根、破土茁长。
2022年底,由中能建投资24亿元,能量在300兆瓦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朝阳县开建。该储能电站可作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优化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稳定器,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8亿元,利税3000万元。
紧随其后,总投资21亿元的蜂盛能源新型储能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也于2023年8月在朝阳县动工。该项目以储能装备制造为支点,打造立足朝阳,辐射周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算力中心,形成集发电---储电---用电为一体的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基地。
今年4月,江苏林源在喀左建设的新型储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该集团将把先进的全钒液流储能技术,运用到喀左县3GWh全钒液流电池和6.5GWh锂电池生产制造项目当中,产线全部投产后,年用电量将达到5000万kWh,带动就业500人。5月份,辽宁鑫淼储能科技年产20MW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在该县开建。
9月底,由深圳远信在双塔区投资21亿元,建设10GWh无人机固态电池及储能装备制造项目破土动工。该项目致力打造两条年产1000MWh大容量高端无人机全固态电池生产线、两条年产10GWh电池模组和新型储能装备制造生产线。建成投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
依托风光资源优势、电力消纳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发力新型储能,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朝阳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清洁能源之都”目标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