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精神,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充实、温馨祥和的寒假,日前,市教育局发布寒假校外培训温馨提示,公布校外培训政策咨询或违规培训行为投诉举报电话,提醒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共同携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提示一: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提醒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理性认识校外培训的作用,不为孩子报名参加以教育咨询、校外托管、个人工作室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违规培训,不盲目为孩子报班,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选择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同时,科学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给孩子留下充足的休息时间,让孩子充分享受假期的乐趣,以饱满的活力迎接春季学期新的挑战。
提示二: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在挑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时,要做到“三看”:一看办学资质。培训机构需同时具备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并在培训场所醒目位置悬挂公示。二看教师资质。培训教师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或其他相关资质能力证明。
三看场地安全。选择场地宽敞、房屋结构安全、光照充足、消防逃生通道畅通、安保人员和监控设施配备齐全等安全保障条件好的合规机构,坚决不参与公示的校外培训黑名单机构、无证无照机构或其他违规机构培训。为保障学习成效,不建议给孩子报过多的培训项目,培训结束时间不要晚于20时30分。
提示三:理性支付培训费用。不要轻易相信商家无依据的推销话术,不要以任何形式一次性向机构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预收费用,一次性缴纳费用不超过5000元。孩子确需参加校外培训时,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并妥善保管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合法维权。在缴费前,要确认收款方公司名称与培训合同、机构证照上的名称一致。缴费时,尽量通过校外培训App家长端购课,不要直接进行现金交易,手机转账给机构账户或任何私人账户,有效保障合法权益。
提示四:妥善处理消费纠纷。如果出现消费纠纷,要收集整理培训合同、付款凭证、聊天记录、促销活动宣传页面等,便于与培训机构协商处理。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是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朝阳市及各县(市)区教育局校外培训政策咨询或违规培训行为投诉举报电话为:朝阳市2855988,北票市5810060,凌源市6991025,朝阳县8997017,建平县7829927,喀左县4863538,双塔区2850048,龙城区257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