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副局长 刘米佳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下面,就我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重点工作安排进行发布。
2025年,全市工信系统将锚定决胜目标,勇担重任,真抓实干,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突破,坚决打好打赢全市工信领域决战之年决胜之战。
一、突出稳运行、扩投资,坚决实现工业增长决战决胜
(一)打牢根基,抓稳规模以上工业运行。一是推进包保服务。以市政府工业稳增长专班、市工信县区包联专班、县工信局包企机制为依托,坚持问题导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要素、产需对接、银企合作等急难愁盼问题,保证工业运行畅通。二是推进科学施策。帮助企业细化生产目标,坚持“一企一策”,对产品市场好、生产效益高的,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稳产高产、持续发力、多做贡献;对近两年产品价格低、市场需求弱的,鼓励企业主动适应市场,转型升级,重振旗鼓。
(二)扩面提标,抓稳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培育。全力以赴推进规下工业企业常态化生产、高效化运行,努力实现较高水平增长。坚持动态跟踪、分类指导,鼓励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通过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加快产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提高产品市场份额,扩大企业规模,持续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预升规企业的服务指导,有效解决申报程序、数据逻辑、资料规范等问题,提高“小升规”成功率,壮大规上工业规模。
(三)增产增效,抓稳工业项目建设服务。围绕产业集聚地、产业集群和“一县一业”建设,加快项目招引落地,强化市、县两级联动,拓宽渠道、整合资源,加快引进延补建强链和未来产业项目;加快项目开工新建,做细做实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确保已落地工业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目标,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量和投资量,确保早日竣工投产、贡献产值。
二、突出壮集聚、强特色,坚决实现结构调整决战决胜
(一)提升格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聚焦14个产业集群,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是进一步做大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即现代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5个产业集群,开足马力,大干快上,继续领跑全市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二是进一步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即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低空经济、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先进医疗装备6个产业集群,科学规划,扩大规模,尽快成为全市工业发展新生力量。三是进一步做优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即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及电力装备、精细化工、轻工纺织3个产业集群,提升化工园区,抓好现有企业,新上工业项目,助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挥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地建设。围绕现代钢铁冶金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非金属新材料三个优势产业,紧盯“两钢”、金达钛业、新都黄金、唯科东明、中玻新材料等现有规上企业,着力推动凌钢1#-4#高炉装备升级改造、绿色发展综合改造(二期)工程、鑫瑞钛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金达航空航天转子级高端海绵钛、百盛金山钛业万吨钛胚料熔铸、炜盛年产10万吨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等工业项目,加快“新材料和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地”建设。同时,以现有企业稳产高产为依托,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以赴推进重要的清洁能源供给地、高品质农产品供应地建设。
(三)因地制宜,加快县域工业壮大。鼓励县(市)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发展主题化、特色化、差异化“一县一业”,其中,北票市全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凌源市全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朝阳县全力发展钛锆为主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建平县全力发展以膨润土为主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产业,喀左县全力发展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双塔区全力发展钼钛金为主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龙城区全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三、突出提质效、促升级,坚决实现工业三化决战决胜
(一)向企而为,推动优质企业雁阵培育。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层级开展梯度培育;鼓励企业以省级工业创新产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质量标杆等荣誉申报为动力源,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着力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品牌影响力。
(二)向新而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智改数转网联”,以“需求侧、供给侧、支撑侧”三侧协同发力为主线,突出分类推进,找准规模化推广实施路径。坚持“点、线、面、体”四维一体推动数字化场景应用,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抓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广普及和“应转尽转”,打造试点示范。
(三)向绿而生,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园区加快绿色转型,聚力培育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能力。
发布完毕。
新闻发布会问答
朝阳日报记者问:2025年,如何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运行?
朝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经济运行科科长孙弘雨答:全市工信系统将在服务企业上再下真功,坚决实现工业运行决战决胜。坚持“四个满腔热情”营商理念,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服务企业上,不断培育工业经济增量支撑。一要精准施策抓服务。抓好现有企业正常生产,确保不停产、不减产;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点,推动企业产能释放;帮助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实行“一企一策”,加快困难企业脱困发展。二要统筹协调抓服务。会同发改、自然资源、金融、供电、环保、科技、人社等市工业经济稳增长成员单位,齐心协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省各类产需对接、论坛等活动,结合实际适时搭建市、县两级产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树品牌、拓销路。推动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对接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三要突出培育抓服务。抓新建项目投产升规,努力形成更多的净增量;抓规下企业培育,进一步挖掘潜力,促进中小企业升规入统,着力稳定并提升新升规企业对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抓规上企业培育,通过帮助企业扩大投资、转型升级、拓宽销路等方式,加快规上企业规模发展步伐,提升我市工业整体规模。加快形成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套,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增长。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