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按照省政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的相关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对全市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现将2025年第一季度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网站检查情况。对照《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对全市29家政府网站以及市政府部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的7个“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按100%比例进行检查,未发现严重问题。
(二)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一季度全市关停政务新媒体4个,下线未及时报备、未纳入监管的政务新媒体4个,现有政务新媒体86个。对全市现有政务新媒体进行抽检,未发现不合格情况。北票市微信公众号“东官动态”原创信息较多,质量较好。
(三)网友找错情况。3月份,全市未收到“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留言。
(四)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发布情况。截至2月19日24时,各(县)区形成县级政府年度报告,均已按时报送,并通过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截至3月9日24时,市本级形成市级政府年度报告,已向省政府报送,并向社会公开。
(五)积极探索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机制。北票市章吉营乡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拓宽百姓参与基层决策的渠道,建立决策前民意调研机制,规范决策参与流程,致力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不断提高百姓参与基层决策的质量与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政府网站内容保障需要加强。部分政府网站仍存在更新不及时、错别字等情况。全站检测报告整改工作未全部完成,部分单位仍需继续整改。朝阳县政府网站政策解读中《朝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朝县政办发〔2024〕2号),发文字号有误,应为朝县政办发〔2024〕1号。
(二)政务新媒体管理需要规范。部分政务新媒体无原创信息,仅转载上级及主管部门推送的信息,且数量较少。部分微信公众号存在菜单栏更新不及时、信息更新频率低的问题。个别政务新媒体开设后长期未向我办报备,建议关停。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需要完善。全市年报形式一致,基本符合要求,但存在数据口径不一、准确性存疑、数据缺乏连贯性;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纠错率高、年报问题披露不足;“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内容重复、套用模板现象等问题。
(四)依申请公开工作需要规范。全市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产生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因超期未答复、答复格式不规范导致程序不合法的败诉情况较多。依申请公开涉朝政行复字〔2024〕89号行政复议被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认定退役军人事务局程序违法。
三、近期工作要求
(一)立即开展问题整改。各县(市)区、各部门务必要对照通报中指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对本地、本部门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全面自查整改。
(二)常态化做好日常监管。各县(市)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工作,严格落实保密审查和“三审三校”制度,充分利用纠错系统,确保发布信息权威、准确,坚决杜绝出现严重表述错误、泄露个人隐私等问题。
(三)切实提升内容质量。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按照《政府网站普查标准》,定期检查栏目信息发布情况,对无法保障、访问量低的栏目进行优化调整,杜绝出现空白栏目、长期不更新栏目;对用户关注低、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予以关停,要提高原创信息比例,做优做强优质账号。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今后,年报应当加强内容原创性审核,对重复率高的板块进行核查整改;要对上一年度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质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避免问题表述空洞、表述模糊等情况发生。
(五)规范依申请公开相关程序。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相关程序,杜绝超期未答复、告知书答复格式不规范等错误。及时掌握本单位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产生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数量及结果。
(六)推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方案》,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渠道,根据工作实际在县(市)区级政务服务大厅、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推动政务公开专区“4+N”功能区建设,即自助查询区、资料阅览区、申请填报区、政策咨询区以及“N”个附加功能区,促进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更加规范化,实用化。
(七)做好重点领域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20〕50号)要求,做好教育、卫生健康、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