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张德升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国资委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我代表朝阳市国资委,就如何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提升行动决战决胜之年。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结合年内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专项行动任务安排,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2024年,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08.1亿元,增长2.7%;营业总收入63.4亿元,增长15.5%,总量全省第四,增幅全省第二;利润总额2.7亿元,增长29.9%,总量全省第二,增幅全省第七;净利润2.2亿元,增长43%,总量全省第一,增幅全省第二。2025年市国资委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优化分类监管、分类考核,通过考核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稳定发展。积极推进“两资两非”清理,着力清理卸除拖累企业发展的自身影响因素,重点排查无效益、不符合主责主业要求的混改企业,让企业轻装上阵。
二、围绕改革求突破。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专业化业务整合,逐个企业梳理分析、攻坚解决整合的问题和难点,确保年底形成6-7个家企业集团的新格局。
一是在实现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中求突破。在城发集团试点的基础上,推进能源、环境、水务集团启动三项制度改革,有力推动岗位建设、竞争上岗和收入分配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地,推动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落实,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新局面。
二是在实现完善法人治理中求突破。选取1-2户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企业集团,建设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同时完善外部董事管理规定,继续选聘外部董事,加强外部董事管理,明确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建立党委会、董事会清单制常态化工作事项。
三是在实现鞍凌重组后续工作中求突破。推动鞍凌钢集团的权益资金注入,股权划入燕控集团,龙山公司破产清算,并化解重组之后的衍生问题。
三、健全制度强监管。
一是从合规管理入手强化监督。起草市属国有合规建设指导意见,推动企业依法经营、稳健运行,确保债务风险可控,力争利用2-3年时间完成企业的合规建设体系。
二是从问题整改和债务风险防控入手强化监督。开展企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排查过度负债、资产闲置浪费等11类突出问题,力求深度揭示存在的问题、损失和风险,对排查发现的各项问题坚决整治到位。
三是从联合督办入手强化监督。继续实施联合督办,重点围绕企业党建、产权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企业经营管理重点领域进行督办检查,发现问题,实名曝光,限期整改,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四、紧盯央企抓合作。我们将坚持“三个狠抓”:狠抓各项央地招商活动,充分利用省“央地之家”平台,组织好央地合作的推介活动。狠抓市属国企与央企省企深度合作,采取股权、项目等多种合作方式,力争有所斩获。狠抓央企在朝设立子公司,为朝阳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五、抓实党建促提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企业专业化整合同步,进一步优化企业党组织架构,全面加强企业党委会自身建设。健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制度机制,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清单,与“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有效衔接。同时,完善并进一步加强集团内设纪律检查机构设置,充实精干人员,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抓实日常监督执纪。以廉政谈话提醒和观看内部警示教育片为抓手,推动系统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不负重托的责任感、敢打必胜的精气神,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朝阳日报:请延伸展开讲一讲,如何稳定国资国企的效益增长?
市国资委副主任 张德升:2025年市国资委将持续推动企业效益以不低于全市GDP水平持续增长,即同比增长6%以上。围绕实现这个目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优考核、强激励。近年来,我委对集团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已经趋于规范,去年还制发了考核奖惩试行方案,充分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今年,我们将坚持以“一利五率”为重点,以“一增一稳四提高”为目标,启动国有企业增加值核算改革,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聚焦价值创造,提升改革效能。
二是治亏损、促增盈。在上一轮治亏行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果,2025年我们继续实施新一轮亏损企业治理三年行动,通过采取分类施策、业务整合、成本管控等措施,以每年整体减亏20%的速度,推动集团企业经营性指标稳步攀升。
三是抓清理、卸包袱。深入推进“两资两非”清理。着力清理卸除拖累企业发展的自身影响因素,重点排查无效益、不符合主责主业要求的混改企业,力争年底前基本出清,推动企业发展轻装上阵。
四是上项目、增后劲。引导能源集团依托项目做实新能源业务板块,并激励督促各企业集团坚持“六个围绕”上项目,即围绕集团主业、围绕政府资源、围绕社会责任、围绕央地合作、围绕新兴产业、围绕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通过以上四项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效益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