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游客正在采摘樱桃。
辽西融媒协作体记者 吴仕丰摄
四月芳菲醉,樱桃映日红。走进朝阳县西营子乡仇家店村的温室大棚,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大樱桃垂挂枝头,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这满棚的“致富果”,正为乡村振兴绘就最生动的注脚。
“咱们的13栋大棚温室大樱桃可比露天种植早上市一个半月。”朝阳县新鑫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恩新自豪地介绍。通过引进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当其他产区的樱桃还在花期时,仇家店村的“美早”“俄罗斯八号”“金顶红”等优质品种已抢滩市场,每公斤售价最高达160余元。
樱桃树向来以“娇贵”著称,怕冷怕热、怕旱怕涝,可在仇家店村却成了“乖乖宝”。大棚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水肥一体化管道精准滴灌,补光灯在阴雨天自动开启。“我们通过模拟樱桃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连授粉都进行人工干预,确保每串果实大小均匀、品质上乘。”陈恩新告诉记者,精细化的管理,不仅让樱桃提前抢占市场先机,其爆汁清甜的口感更是圈粉无数,电商订单纷至沓来。
这些“聚宝盆”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从修剪整形到疏花疏果,从采摘装箱到电商销售,全产业链条让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学到技术,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正在装箱的村民李大姐满脸笑容。
随着樱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仇家店村趁热打铁发展采摘经济。温室大棚变身“观光工厂”,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其间,边采边尝,欢声笑语回荡在大棚里。“周末带孩子来体验采摘,既能吃到新鲜樱桃,又能感受劳动的乐趣。”来自市区的游客王女士一家赞不绝口。
当然,产业兴旺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的强大动能。“既要让樱桃树结出‘金果’,更要让党支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村党支部成立党员示范棚、技术攻坚组、销售先锋队,党员带头学习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下,村集体企业朝阳县新鑫农业有限公司统筹运营,村民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共享发展红利。
大樱桃甜在嘴里,乡村振兴的故事更甜在心里。仇家店村依托樱桃产业强村富民之路无比宽阔。“我们将继续做好棚建管理,提高果子的品质、口感,同时从宣传上多方面做工作,拓宽销售渠道,把樱桃卖好,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陈恩新满怀憧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