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
2025年5月8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扎实推进“六个着力建设”,聚力实现“八个攻坚突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153.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52.7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560.3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0.8:30.6:48.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600元,比上年增长6.6%。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3.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5千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70.6千公顷,减少4.3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6.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2千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1千公顷,增加0.4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7.2千公顷,增加1.5千公顷。全年果园面积26.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8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15.0万吨,比上年增加12.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277.1万吨,增加7.0万吨。全年油料产量1.1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34.1万吨,比上年增加19.9万吨。全年水果产量46.4万吨,比上年增加3.0万吨。
图1 2019—2024年朝阳市粮食总产量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5.2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7.3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20.9%。育苗面积1.0千公顷。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1万吨,比上年下降13.8%。其中,猪肉产量29.3万吨,下降36.1%;牛肉产量11.7万吨,增长3.8%;羊肉产量4.7万吨,增长3.3%;禽肉产量36.4万吨,增长8.4%。禽蛋产量22.6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2.4万吨,下降5.0%。年末生猪存栏228.4万头,比上年末下降7.5%;全年生猪出栏363.0万头,比上年下降33.4%。
全年水产品产量0.3万吨,与上年产量持平。
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7.2千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千公顷。全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59.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260.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加6.5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4]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0%。
分经济类型看,全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股份制企业增长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4%,私营企业增长5.2%。
分门类看,全年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3%,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8%。
分行业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占比7.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4%,汽车制造业增长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6.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5.3%。冶金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占比42.7%。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5.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9.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4%。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1%,占比8.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35.7%,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5.6%。石化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占比9.4%。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3%。建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2%,占比13.0%。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9%。
表1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和能源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23.3亿元,比上年下降1.5%;利润11.1亿元,下降47.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9.9亿元,比上年减少15.6亿元;股份制企业利润-18.1亿元,减少10.6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8亿元,减少0.3亿元;私营企业19.0亿元,增加4.9亿元。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6.8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制造业-12.5亿元,减少10.2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8亿元,减少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1.37元,比上年增加0.9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8%,下降0.97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0%,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8.7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387户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84.8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2.2亿元。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325.7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90.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4.1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6亿元,比上年增长4.3%。
按经营地分,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3亿元,增长5.6%。
按消费类型分,全年商品零售额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4.3%;餐饮收入41.4亿元,增长4.6%。
图2 2019—2024年朝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3.8%,饮料类增长1.8%,烟酒类增长11.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0.7%,化妆品类增长5.5%,金银珠宝类增长4.3%,日用品类下降0.5%,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8.7%,书报杂志类增长24.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3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0%,中西药品类增长6.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4%,家具类增长10.8%,通讯器材类增长7.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2.2%,汽车类增长9.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03.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8%。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0.3%,占全市投资总量87.6%。在全部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5%,占全市投资总量75.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6%,占全市投资总量16.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6%,占全市投资总量4.4%;第二产业(全部为工业)投资增长38.7%,占全市投资总量58.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6%,占全市投资总量37.0%。第二产业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9.3%,占工业投资总量23.7%。
分重点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1.6%,占全市投资总量3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2.5%,占制造业投资总量4.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8.1%,占全市投资总量32.6%。
分投资规模看,全市建设项目1103个,比上年减少10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504个,减少105个,完成投资增长24.8%;亿元以上项目295个,减少51个,完成投资增长30.3%;5亿元以上项目87个,与上年持平,完成投资增长59.3%;10亿元以上项目45个,增加4个,完成投资增长59.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比上年下降19.2%,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9.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1.6%,占全市投资总量54.4%。
表2 202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 35.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34.2%。商品房销售面积13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1.7万平方米,增长4.4%。商品房销售额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住宅销售额57.8亿元,增长4.4%。房屋施工面积946.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82.2万平方米,下降22.2%。房屋新开工面积4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4.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5.6万平方米,下降74.8%。房屋竣工面积65.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4.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7.8万平方米,下降52.0%。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148.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5%。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2.9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出口47.8亿元,增长6.1%;进口25.1亿元,增长17.3%。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38万美元。引进域外资金462.3亿元,同比增长17.8%。
七、交通运输、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6003万吨,比上年增长9.9%。全年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6]939705万吨公里,增长5.0%。全年公路客运量37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3%。全年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7]80680万人公里,增长23.4%。航空货邮吞吐量16.3吨,比上年增长98.7%。航空旅客吞吐量47410人,比上年下降38.3%。
年末公路总里程(不含城管路段)1889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6.0公里,普通公路18508.3公里。全年公交运营线路212条,全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673辆,全市运营线路总长度6431.3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邮政业务收入10.7亿元,增长8.1%。其中,快递业务收入6.1亿元,增长23.0%。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9.9万件,包裹业务2.9万件,订销报纸2406.3万份,订销杂志153.8万份。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电信业务收入22.6亿元,增长1.5%。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8]2.5万个。年末电话用户335.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4.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0.3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9]154.1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为51.3%。年末4G移动电话用户128.6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为42.9%。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111.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2万户。年末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1]288.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5.9万户。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250.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
八、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3%,衣着价格上涨1.9%,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上涨1.0%,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5.0%。
图3 2024年朝阳市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
九、财 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7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57.6亿元,增长5.4%。在各项税收中,增值税21.3亿元,下降5.7%;企业所得税5.8亿元,增长34.5%;个人所得税1.8亿元,增长16.8%;资源税5.7亿元,增长0.5%;房产税3.7亿元,增长45.6%。
图4 2019 —2024年朝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速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4.8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3亿元,增长0.8%;教育支出44.8亿元,下降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9亿元,增长8.8%;卫生健康支出29.4亿元,下降2.8%;节能环保支出6.1亿元,下降17.1%;农林水支出50.5亿元,增长3.8%;交通运输支出8.0亿元,下降0.6%;住房保障支出13.1亿元,下降20.4%。
十、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25.9亿元,比年初增加182.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21.5亿元,增加181.9亿元。在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2882.6亿元,增加212.3亿元。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62.0亿元,比年初增加58.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62.0亿元,增加58.2亿元。在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332.1亿元,减少27.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34.4亿元,减少8.5亿元。金融机构净利润比上年减少2.2亿元。
年末全市有A股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1家。证券营业部6家。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2]55.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7.3亿元,增长10.4%;人寿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8.1亿元,增长4.5%。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6.6亿元,增长7.8%;人身保险赔付支出和给付总额9.5亿元,增长17.3%。
图5 2019—2024年朝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发明专利授权136件,比上年增长61.90%。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总量560件,比上年增长12.90%。全年技术市场成交各类技术合同193项,比上年下降14.98%;技术合同成交额13.7亿元,增长28.28%。
现有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249家,比上年增加240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增加21家;“雏鹰”“瞪羚”企业139家,增加21家。
年末天气雷达站1个,国家级气象地面观测站共38个,其中地面有人站7个,地面无人站31个;省级地面无人站共140个(省级地面站不参与国家级地面站管理)。
全年独立设置幼儿园(所)共有706个,在园(所)幼儿49192人。小学校数336所,招生21558人,在校生153455人,毕业生25405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30%。初中学校数135所,招生28539人,在校生83090人,毕业生31793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总数43所(含中职13所),在校生60812人。高等教育学校3所,其中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2所。普通高中招生25787人,在校生77208人,毕业生20257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99人,在校生16396人,毕(结)业5922人。普通本科院校招生2535人,在校生7241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3166人。特殊教育[13]学校6所,教职员工244人,其中专任教师180人,招生86人,在校(在籍)学生989人,毕业生116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4所。教师进修学院(校)8所。
十二、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有群众文化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博物馆18个,档案馆9个。有线电视用户17.4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8%。全年出版报纸3种,期刊3种。
年末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区78个,其中4A级旅游区10个。年末有星级以上宾馆15家,其中四星级宾馆3家,三星级宾馆9家,二星级宾馆3家。年末有旅行社40家。年末旅游收入214.27亿元,比上年增加73.06亿元。接待国内游客4980.1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626.30万人次。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4383个。其中,医院160家,卫生院(含乡镇卫生院)138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含1家结核病防治所)9家,妇幼保健院(所、站)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1家。在医院中,公立医院31家,民营医院129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24家。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4077张;卫生技术人员2405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47人,注册护士10192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4]1303.5万人次,出院人次[15]49.7万人次。
年末共有体育场地4个,体育场地面积725.9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9平方米。全年在全省青少年组比赛中获得金牌81.5枚,银牌31枚,铜牌66枚。举办市级赛事26项,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7项。全年举办全民健身品牌系列活动4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顺利竣工40处,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57人,参加省级群众体育比赛10项,共获得金牌110枚、银牌130枚、铜牌152枚。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5元,比上年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66元,增长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6元,增长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6,比上年缩小0.03。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8元,比上年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69元,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农村为27.7%。
年末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退休)68.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6万人。参加机关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退休)13.88万人,增加0.1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35.32万人,减少1.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264.5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56.8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7.7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9.04万人,增加3.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2万人,增加0.2万人。年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88095人,其中城市16679人,农村71416人。
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89家,其中公办社会福利机构32家,民办养老机构57家。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中,城市公办社会福利机构2家,农村公办社会福利机构30家。提供收养床位9637张,其中公办床位5804张,民办床位3833张。入住养员5025人,其中公办入住养员2638人,民办入住社会化养员2387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7亿元。全年朝阳市慈善总会接受捐赠0.18亿元。
十四、能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02.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5%。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30.9万吨标准煤,下降2.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3%。
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4711.26万立方米。
全年水资源总量19.37亿立方米。总用水量4.91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8%。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7%,工业用水下降5.50%,农业用水下降4.77%,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增长44.0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42.6立方米,下降11.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1.9立方米,增长5.39%。人均用水量152.20立方米,下降15.8%。
朝阳市区污水处理率100%,供水普及率96.01%,燃气普及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种草改良面积13.3千公顷。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4平方公里。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到331天,比上年增加31天;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0.4%,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
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18]、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平均浓度分别为:50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11微克/立方米、19微克/立方米、1.4毫克/立方米、14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72起,比上年下降32.1%;死亡78人,下降29.1%。全年工矿商贸企业事故33起,死亡34人,受伤4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39起,死亡44人,受伤18人。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84起,死亡66人,受伤50人。火灾事故1542起,死亡3人,受伤9人。
十五、人口和就业
根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总人口32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63.5万人,女性人口157.0万人,男女人口比例104:100。全年迁入人口0.7万人,迁出人口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万人,人口出生率5‰;死亡人口2.8万人,死亡率8.7‰,人口自然增长率[19]-3.7‰。年末常住人口27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3.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52.17%;农村人口131.8万人,占47.83%。城镇化率52.1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55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165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指标数据在年报时可能还有调整。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农业机械总动力:指全部农业机械动力的额定功率之和。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以下四部分:柴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汽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汽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电动机动力指全部电动机(含潜水电泵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其他机械动力指采用柴油、汽油、电力之外的其他能源,如水力、风力、煤炭、太阳能等动力机械功率之和。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不包括农户投资、军工和国防项目。
6.货物运输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实际完成的货物运量与相应的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
7.旅客运输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与相应的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自2024年1月起,公路旅客运输量、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将班车包车客运量、公共汽电车城际城乡客运量、出租汽车(含巡游出租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城际城乡客运量纳入公路旅客运输量统计,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统计口径相应调整。2024年旅客运输总量、旅客运输周转量、公路旅客运输量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移动电话基站数:指报告期末为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处理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在移动交换机与移动台之间起中继作用,监视无线传输质量的全套设备数。
9.移动电话用户:指报告期末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的全部电话用户。
10.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FTTH/O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和普通专线接入公众互联网的用户。
11.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指报告期末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并开通物联网业务的用户。物联网终端即连接传感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实现远程采集数据及向网络层发送数据的物联网设备。
12.原保险保费收入: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3.特殊教育:含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
14.总诊疗人次: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统计界定原则为:①按挂号数统计,包括门诊、急诊、出诊、预约诊疗、单项健康检查、健康咨询指导(不含健康讲座)人次。患者1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以及免疫接种、健康管理服务人次数;②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不含外出会诊)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
15.出院人次:指报告期内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次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
1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在职和离退休参保人员。
1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
18.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19.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猪牛羊禽肉产量、禽蛋产量、牛奶产量、猪出栏及存栏、市场价格、居民收入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农业机械总动力、水产品产量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和草原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民航数据来自朝阳机场;文化、旅游和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朝阳市分行;证券数据来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保险数据来自市保险协会;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发明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就业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城市公用事业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污水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等数据来自市综合执法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务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道路交通事故、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火灾事故数据来自市消防局;进出口数据来自省统计局反馈省海关数据;邮政业务数据、电信业务数据来自省统计局反馈邮政、电信业务数据;常住人口数据来自省统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