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精准服务、价值引领、品质升级、实效落地”为主线,强化“四个突出”,完成了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养老服务移交工作,丰富了军队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拓展了军队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推动了老龄工作与军休服务同频共振,实现了“四个提升”新突破。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提升老龄工作的“精准度”。以党建为纽带,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形成“党建引领—社区联动—多元参与”的工作模式。深入实施“银龄行动”,引导军休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矛盾调解、文化宣传等活动,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全覆盖+重点访”关怀机制,每季度走访160户军休家庭,针对生病住院、生活困难等军休干部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80余人次,实现需求动态响应。发挥休干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引领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继续投身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双向融合。
二是突出思政教育,提升老龄工作的“认知度”。持续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组织军休干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重要老龄政策法规,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推动各级政策制度有效衔接,增强让军休干部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前瞻性认识,为老龄工作的长远发展筑牢思想基础,使老龄工作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变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三是突出特色服务,提升老龄工作的“品质感”。依托《尊戎汇》内刊,宣传刊发军休干部典型事迹,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市军休及所属服务站电子屏,滚动播发养老服务、敬老爱老主题标语,为186名军休干部及遗属发放慰问品。积极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举办朝阳军休老年大学培训成果展演,组织参与“双拥工作纪实暨摄影书画展”“迎八一茶话会”“功勋荣誉疗养”等庆典活动,参与“9·30”烈士公祭日、“清明祭英烈”等纪念活动。以践行学习入心、办事省心、服务暖心、维权比心、活动悦心“五心工作法”为契机,深化“党建+老龄工作”新模式,着力提升军休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强化党建引领老年大学项目,精心选优配齐特色课程,根据军休干部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开设书法、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多种课程,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稳步提升军休干部的尊荣感、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突出重点工作,提升老龄工作的“实效性”。深入开展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军休干部自觉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慎初”,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纪检这条“警戒线”,不触法律这条“高压线”。稳步推进新建光荣院项目,着力打造长期住养和短期疗养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养、护、医、学融合的“一站式”服务。深化拓展志愿服务领域阵地,利用“老军医”专业技能,联合基层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开展爱心义诊活动。利用辽西五市退役军人“尊戎”就业联盟实训基地,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进行理论知识讲座和实操演练,赋能我市经济发展。利用“辽宁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工业园区、进机关”等国防教育活动,努力践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优良传统。
下一步,朝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按照周海旺局长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相关要求,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等6项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五心工作法”,以项目化清单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银龄志愿服务品牌培育等重点任务,为全市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军休力量”,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