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受市场预期偏弱、同期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正转负,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进一步加深,规上工业增加值持续回落。下一步要锚定预期目标,坚定信心、加压奋进,继续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落实,加快释放增量政策效应,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平稳增长态势。
一、1-5月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工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
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较1-4月回落0.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6.3%)、全省(3.4%)0.8个、4.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一是近五成行业同比增长。全市列统的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48.6%。二是四成行业增速加快。与1-4月相比,有14个行业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速由负转正,分别较上月提高11.1、20.7、25.4个百分点,拉动力提高1.3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幅扩大77.5个百分点,拉动力提高0.3个百分点。三是传统优势行业拉动有力。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32.3%、20.0%和21.2%。上拉全市增加值增速7.2个百分点。四是民营企业保持活力。1-5月,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31.4%。
(二)固定资产投资负向运行
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9.0%,较1-4月回落20.7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国(3.7%)、省(0.1%)12.7个、9.1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13,较上月后退8位,为2023年5月以来首次下降。其中,建设项目投资下降1.1%。从三次产业看,一增两降。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4.1%,第二产业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下降12.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9%。从重点领域看,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2.7%,民间投资下降8.4%,制造业投资增长27.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0.6%,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5%。
(三)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1-5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9.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较1-4月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9.7%)1.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一是基本生活用品消费总体平稳。限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7%、11.1%、12.0%。二是大宗商品拉动明显。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7%,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8个百分点。三是以旧换新助推消费升级。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8.4%,汽车类增长2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0%,家具类增长12.1%,有效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增长。四是绿色智能产品零售增势强劲。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116.8%、95.9%、32.8%和17.6%。
(四)财政收入稳定提升
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2.6亿元,总量全省第8;同比增长4.2%,增速全省第5,高于全省(2.3%)1.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5.0亿元,增长1.4%,高于全省(-2.8%)4.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7.5亿元,增长8.6%,低于全省(11.4%)2.8个百分点。
(五)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截至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26.6亿元,总量全省第7;同比增长5.9%,增速全省第6,高于全省(3.4%)2.5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01.0亿元,总量全省第9;同比增长5.1%,增速全省第3,高于全省(-3.5%)8.6个百分点。
(六)消费价格温和下降
1-5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与全省持平。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现“三涨四降一持平”的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8%,衣着价格上涨3.0%,居住价格保持不变,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4%,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6.6%。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下行趋势显现
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继续加大。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1.8%,降幅较上月扩大8.7个百分点,较同期扩大32.4个百分点,下拉全市投资增速8.1个百分点。已连续26个月下降。二是建设项目数量减少。截至5月底,全市建设项目534个,同比减少166个,下降23.8%,增速全省第1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8个,减少43个,下降18.2%,增速全省第12。三是重大项目投资负向拉动。1-5月,全市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9.4%;占全市投资总量32.4%,比同期低4.2个百分点,下拉全市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四是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5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7%,降幅较上月扩大16.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处于下降区间且降幅加深。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5.6%,下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38.5个百分点,是造成基础设施投资下降的主要因素。
(二)工业生产仍需改善
一是超五成企业生产下降。1-5月,全市505户规上工业企业中,42户企业一直停产,213户减产,占规上企业的50.5%,较上月提高2.8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二是重点行业生产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速持续下降且降幅加深,1-5月分别下降13.3%、4.8%、9.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由正转负,分别下降0.9%、0.5%,五个行业合计下拉全市增速2.2个百分点,下拉幅度较1-4月扩大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扩大1.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经营效益欠佳。1-4月,全市亏损企业211户,同比增长2.9%;应收账款146.6亿元,同比增长10.4%;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6.7天,同比增加4.0天。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1%,较上月下降28.2个百分点。1-5月,产销率92.0%,低于全省2.8个百分点,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列全省11位。
(三)服务业运营仍需改善
一是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9.7%,较一季度(-2.6%)下降7.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5.9%。二是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速回落。1-4月,全市7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6.0%,较1-3月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持续处于下降区间;占比最大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0.8%,增速比1-3月回落2.4个百分点,比1-2月回落16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重点服务业行业营业收入增速0.6个百分点。
三、意见建议
(一)全力稳住工业良好增长势头。一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摸清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快速响应企业诉求,进一步助企纾困解难,推动企业尽快回升向好,增强经济恢复韧性。二是稳步推进各级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深度释放政策效应,并积极争取增量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持续推动各类经营主体降本增效,稳定经营主体预期。
(二)推动投资提质扩量回升向好。一是加快谋划部署,梳理储备和落地实施一批动力足、潜力大的产业投资项目,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二是加力落实好系列促投资政策,加强跟踪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快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全力改善预期提振消费。一是充分发挥大型活动对经济的撬动作用,积极引进文博会展、演艺、体育赛事等,增强文商体旅联动效应。二是积极培育新消费新业态,加大首店经济支持力度,结合“朝阳文化”打造产品展示中心,推广地理标志产品等本地品牌。发展“首秀、首展、首演”等首发经济,培育夜间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新场景。三是着力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增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