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战略部署,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鼓励企业实施数字化赋能升级,将加快企业的智改数转作为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一、工作取得成效
充分发挥我市工业门类齐全、场景丰富,基础扎实的特点和优势,智改数转加速赋能钢铁冶金、装备制造、轻工、石化等行业,我市近几年数字赋能覆盖面不断扩大。
一是企业智改数转步伐不断加快。按照轻量化提升、深度改造、数字工厂建设三个方向,根据企业实际和需求,按行业、分批次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凌源钢铁、宏发食品、红山化工、天亿机械等各行业代表的企业数字赋能场景不断丰富,共有357户工业企业,开展了程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的数字化赋能升级。
二是数字园区建设日益完善。我市提出数字园区“六化”建设标准(管理平台化、企业数字化、硬件智能化、数据共享化、场景可视化、产业生态化),以现有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建设重点,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创新园区管理,促进园区发展模式由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转变、由资源招商型向品牌价值型转变。
三是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持续为企业的创业创新的打造沃土,企业的成长环境更优了。基础设施保障不断完善,5G基站总数达到了5194座,全面支撑园区、重点企业的应用赋能;数字园区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软硬件水平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管理更加细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硬支撑越来越足;政府服务持续加强,全市工信系统倾情倾力办实事、解难题,携专家入企业问诊把脉、释疑解惑,消除企业盲点、堵点和误区,竭尽全力作指导做服务,为企业争取到了荣誉和奖励。
四是荣誉获得进一步提升。近两年我市持续取得新突破,累计共有44户企业获国省荣誉13类80项,争取资金5300余万元,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的获得,更是对我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二、主要工作举措
我市坚持整体设计、统一组织,分行业、分规模、分环节的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我局先后出台的《朝阳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朝阳市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实施方案》《朝阳市工业企业上云指导手册》《朝阳市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有目标、有方向、有重点的推进各项工作,指导县区、园区、企业开展数字化赋能升级。
二是科学统筹推进。紧紧围绕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升级工作,狠抓现有企业数字化改造和新上项目数字化布局,“两条战线”同步推进,引导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项目自觉拥抱数字化。
三是领导亲自推进。每年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择优在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所在县区召开现场推进会,并促进县区比学赶超,组织全市重点企业和准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到标杆企业参观学习,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授课,推进企业层面进行改造开展。多次组织数字化改造峰会、培训会,如企业交流会、业务培训会、政策讲解会等不同主题、不同重点、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到标杆企业参观学习,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授课等形式,促进县区、企业间互相交流,提高数字化改造效率。
四是主动服务诊断。多次邀请国、省数字化改造领域专家团队,走访工业企业,对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行调研指导,消除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盲点、堵点和误区,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五是加强资金引导。为给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减负担”“添动力”,我市制定《朝阳市支持工业数字化有关政策》,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经过近两年的企业申报和评审,共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拨付支持资金1690万元,两年均已拨付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参照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将在以下几方面着重开展工作。
(一)继续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继续从“轻量化提升、深度改造、数字工厂”三个方向入手,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推动大企业转体系,小企业转工具,分步骤、分环节加以实施。
(二)继续推进标杆企业建设工作。推进现有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围绕传统装备联网、生产工艺优化、进度智能管控、能源效率优化等环节,进一步深化改造,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称号。对已获此类称号企业,继续优化各环节数据采集及数据应用,组织申报省数字化转型标杆及国家级荣誉。
(三)继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按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以我市7个省级开发区“数字园区”为基础,探索推进“一县区一平台”培育工作,推动园区内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全部上平台。
(四)继续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聚焦设备协同、辅助装配、质量检测、智能理货、环境监测等5G典型应用场景,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通信运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
(五)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训工作。以规上企业为重点,分产业、分行业、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推动服务机构与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继续推进企业强化数据应用。加快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综合集成,实现海量数据的全面采集、实时处理和云端汇聚,支撑企业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相关管理办法要求,推动企业做好工业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监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检测认证评估管理。降低安全风险。
(七)持续加强人才保障。鼓励企业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设岗或配置专人从事企业内部数字化规划管理,引导和支持企业将员工数字化培训贯穿于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实施全过程,提升数字化转型实效。鼓励高等院校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学科设置、加强课程研发,加大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朝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