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这么多年,终于有了‘技术靠山’!”清晨的塘面波光粼粼,养殖户刘大哥捧着《水产技术指导手册》目光紧紧追随着水中游动的鱼群。如今,这本带着泥土芬芳的《水产技术指导手册》已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塘头宝典”,成为凌源市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机制、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
原来三个月前,刘大哥还在为鱼塘养殖技术一筹莫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凌源市农业农村局反映了诉求。这个朴实的民生诉求,如同一粒石子投入湖面,迅速触发了凌源市纪委监委创新建立的乡村振兴“双专班”的联动号令,凌源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专班迅速下沉调研,凌源市纪委监委的监督专班全程跟进督导。该机制是凌源市纪委监委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民生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创新打造的工作模式,其核心是组建两个协同专班:由纪委监委牵头的监督专班,聚焦民生项目推进、资金使用、诉求解决等关键环节,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由职能部门组建的技术专班,负责专业问题解决与技术服务。当民生诉求需要跨部门协同或强化落实保障时,监督专班便主动介入,发挥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作用,确保群众急难愁盼得到高效响应。刘大哥的诉求正是通过这一机制高效流转:“双专班”机制立即启动,一方面精准将问题线索移交农业农村局技术专班办理,另一方面同步督导技术专班响应时效、办理进度和服务质量,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解决单个问题是“治标”,完善制度供给才是“治本”。监督专班在全程嵌入督导技术专班解决民生问题的个例过程中,敏锐发现技术指导缺乏系统性、长效性这一深层痛点。随即,监督专班督促并牵头组织技术专班召开“双专班”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治本之策,最终敲定了“编撰一本实用手册、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的攻坚方案。凌源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编撰与反复打磨,一本6.7万字的《水产技术指导手册》应运而生。书中既系统梳理了凌源地区主养品种的核心技术要点,又创新性地收录了40余幅高清鱼病实景图谱,将专业养殖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看图识病”的直观方式。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养殖技术变得一目了然。据初步统计,养殖户使用该手册后,对常见鱼病的识别准确率提升了近70%,真正实现了科技助农的“最后一公里”突破。
从鱼塘边的一次诉求响应,到一本手册的系统治理,凌源市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机制,通过“双专班”同向发力,将纪律监督的“刚性”与技术服务的“柔性”有机结合,构建“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完善制度”的监督闭环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技术手册”正变成农民口袋里的“致富经”,这些带着露水与温度的监督成果,既是“把监督挺在前面”的生动实践,更是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护航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