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凌源市依托省委央地合作战略安排和凌源市“双凌共建”有利契机,通过人才“引育用留”协同发力,夯实全市企业发展人才基石,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助力赋能。
助推企业人才精准引进。认真落实“兴辽英才计划”“才聚凌源计划”等,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9人,建立人才工作站2个。结合央企国企人才需求,制定毕业生择校引导、优选考录等激励政策10余项,针对央企一线用工需求,梳理冶金工程等相关专业凌源籍在校大学生1526人,开展高校毕业生访企研学行和凌钢专场招聘宣讲会等活动,协助企业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53人,其中凌源籍26人。
推进央企人才交流锻炼。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意向,制定跟岗锻炼计划,确定了3名副科级干部任凌钢部门总经理(总指挥)助理,凌钢2名干部任局长助理,其间组织开展干部经验交流3次,实现业务能力“双”提升。其中,市选派干部协调完成凌钢厂区环境治理土地租赁、新焦化厂区至新建LNG厂区煤气管道铺设等工作。5名干部跟岗锻炼期限已满,2人继续留用。目前,凌源市已与中旅集团等央企进行对接,推动建立导师帮带、轮岗交流等培养制度12项,储备可交流使用的副科级干部17人,拟按计划逐步推向企业进行挂职。
精准选配干部助企纾困。认真研究分析企业需求,制定精准惠企政策清单,实行“企业法人+企业联系人+对接单位+选派干部”四位一体协同办理机制,组织132名选派干部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与企业对接18轮次,宣讲惠企政策200余项。针对133家企业提出的163件问题诉求,持续跟踪排查办理进展,特别是深入落实“书记市长直通车”工作机制,让“企业动嘴、干部跑腿”成为常态,推动问题诉求办结159件、办复4件,企业满意率达100%。
人才服务保障暖心到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凌源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深入走访50家重点企业,现场讲解惠企政策,了解人才引进、培养需求,累计为15家企业发布用工信息42次,对接培训需求3家。完善369名凌源籍域外人才信息库,切实发挥凌源籍域外人才在人脉、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开展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需求摸底,充分了解凌源12名“兴辽英才计划”“朝阳英才计划”入选者子女就学需求,确保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相应政策待遇,解决人才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