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新闻发布会
“实干笃行勇担当 决战之年夺全胜”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四场 双塔区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5-09-02 10:52:00

双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姜涛


 

同志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代表双塔区委、区政府就全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向社会各界作专题发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年初以来,双塔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生态治理等重点工作,实现了半年“双过半”。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2.02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7.16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3.02亿元,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2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7亿元,增长7.8%;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13.6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销售额实现8.4亿元,增长6.5%;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2.3亿元,增长16.5%。

下一步,双塔区委、区政府将聚焦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一是精准高效抓招商。围绕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轻工业、低空经济等产业开展以商招商、科技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推进投资35亿元的年产4.8GWH生物碳基固态电池、投资16.8亿元的金刚石超硬材料等12个项目落地开工。全年计划新签约项目70个,新落地项目30个,省域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二是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以超常规举措抓开工、抓入统、抓进度、抓服务,抢抓施工“黄金期”,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开复工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全年计划实施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60个以上,新建项目65个以上,投产达效项目40个以上,动态储备项目150个以上。

三是持续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依托开发区对外合作平台,紧盯金达钼钛业、力宝重工、天勤饲料等106户重点集群企业上下游产业,完善外资招引工作机制,积极引入外资、外企,力争全年引进产业链项目20个以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

二、聚焦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推动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轻工业、低空经济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13户企业实现“小升规”。聚焦金属新材料产业,重点加快推进中岳铁基非晶合金带材、金钛股份高端航空航天海绵钛等项目建设,力争产值达到92亿元以上。聚焦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加快新能源汽车配件等项目建设,力争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聚焦轻工业,重点加快华润雪花年产30万千升啤酒及配套产业项目建设,力争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

二是做优做精特色农业。新增设施农业200亩,坚决确保粮食安全。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蜜薯、大枣、蔬菜、杂粮等特色产业。

三是大力提振消费市场。坚持开展以旧换新、房交会等系列促销活动50次以上,发放消费券300万元以上,推动汽车、家电、商品房等商品消费持续提升。重点通过朝阳银行2025辽宁朝阳马拉松、迎春灯会等活动持续引流,推动凤凰山、慕容街基础设施提升和业态升级,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消费增长点。  

三、聚焦城乡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启动实施8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快凤凰山北部片区4号地块回迁房安置建设和凤凰山云麓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区住宅“通气”和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全覆盖,实施住宅小区电梯更新、高层消防设施和城市危房改造,打造城市宜居环境。

二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投资1600万元,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强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三是坚决做好生态修复治理。不断巩固河湖“清四乱”及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成果。建立完善8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常态化管护运维体系。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平方公里,闭坑矿山治理410亩。实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4.5万亩,确保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四、增加民生福祉,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一是抓实民生事业保障。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坚持就业优先,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3000人。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服务保障体系,确保低保金、救助金和生活补助金等及时发放。教育幼儿园一分园开工建设,做好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维修工作。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双塔区老年养护院建成投用。

二是守牢安全底线。全方位、无死角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整治,确保隐患查找到位、动态清零。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坚决防范事故发生。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访民情、解民忧”行动,实现进京访减量退位目标,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三是强化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文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覆盖面和活动质效。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和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

五、聚焦要素保障,凝聚攻坚强大合力

一是加强政策资金争取。聚焦“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持续做大向上争取盘子。重点做好双塔区雨水管网改建、2025年双塔区老旧小区改造、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尽快将资金转化为项目和工程量

二是强化营商环境提升。以数字赋能政务服务为核心,高效推进“三网”建设,深入实施“办事方便”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范围。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中心城区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承接管理权限下放。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成公安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医疗、教育、人才等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提升改革效能。

总之,双塔区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主城区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坚决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作出双塔贡献!

谢谢大家!

 

辽宁日报: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双塔区如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产学研融合方面有哪些标志性成果?

双塔区科技局局长张寒:感谢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深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更是“阅卷人”。为此,双塔区从政策、平台、人才等多维度发力,让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彰显。

在政策激励上,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30条工作举措,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平台创建等给予充分的奖励。金达钛业、航天长峰的两个项目分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政策“春风”催生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在平台支撑上,我们精心打造朝阳·双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与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建成中试车间和实验室,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金麟铁精粉通过基地“铁精粉提纯技术”升级,成为比亚迪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商,正是平台赋能的生动例证。

在人才引育上,我们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出台《双塔区人才政策实施细则(试行)》,设置奖补资金240万元。对引进人才、创新团队、研发平台等给予奖励,近千名人才通过“智力共享”模式助力企业发展。东北大学在新都黄金设实践基地、唐山学院在众拓机械建博士创新研发基地,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解难题,让“智力活水”精准滴灌产业沃土。

同时,双塔区以“政府+大学+基地+企业”模式为纽带,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我们与东北大学联合成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打通了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与北京大学程承旗教授团队深入合作,建成辽宁省首个120米以下低空产业应用项目。金达钛业数字化车间、新都黄金国家级绿色工厂,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阿尔法新材料突破半导体级高纯PFA管路技术,彰显了双塔企业的创新实力。

下一步,双塔区将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卡脖子”技术攻关,让科技创新成为双塔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谢谢大家!

 

朝阳日报:双塔区在推进城市更新和生态环境治理上有哪些亮点?

双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徐利军:感谢提问,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双塔区既有历史悠久的“老城区”,也有正在崛起的“新城区”,我们坚持“留改拆”并举,让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有“现代范”。

一是居住环境提升明显。积极开展城市更新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高质量完成城市体检工作。整合资金1.39亿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97栋楼39.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753户。聚焦凤凰山片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凤凰山南侧地块“三通一平”。打通断头路1条,改造背街小巷2条。实施供热管网维修、雨污分流改造、燃气管网提升等重点工程,完成十家子河综合治理主体工程。

二是启动朝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老城区1.02万户高层住宅实现天然气“通气”全覆盖,260个小区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4万个,清理“小张贴、小广告、小喷涂”12万余张,修复破损路面2.7万平方米,拆除违建4500余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重点实施建成区散煤取暖清洁能源替代、东衡冷链污水管网、长宝乡工矿废弃地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受污染耕地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全面完成顾洞河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统筹推进8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统一修缮运维。

下一步,双塔区将继续下大力气推进城市更新和生态环境治理,让双塔区既有古韵新风,又有宜居品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